晨光灑落,我踏著機器轟鳴走進興安銀鉛的檢修現場, 這里正打響一場設備安全、工藝效能的檢修“攻堅戰”。
“嚴守規章紅線,杜絕違章隱患;規程扎根心底,違章無所遁跡”的標語格外醒目,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鋼架間穿梭,緊張又專注的氣息撲面而來,他們正在以“嚴標準、實舉措、高效率”的要求有序推進各項檢修任務。
核心項目穩步攻堅,我見證了“資源零浪費”
“這邊小心點,管束輕拿輕放!這些管束得精準運到指定存放區,后續還要檢修復用。” 檢修現場機器聲不停,我將目光鎖定底吹與煙化工段的余熱鍋爐擴容項目,這是此次重點攻堅任務,目前各項作業正按計劃推進。
對流管束拆除轉運有專人全程盯守,流程規范有序,拆下來的管束已精準運到指定區域存放。就連拆除產生的煙灰,也全被回收至原料倉,嚴格遵循“不浪費資源、不延誤工期”要求。我看著這一幕幕,真切感受到生產資源的高效循環,也為項目穩步攻堅的節奏點贊。
交叉作業筑屏障,我摸清了“安全防護網”
檢修現場多項作業同步開展,煙化工段忙著換水套、擴余熱鍋爐,底吹工段同步推進鍋爐擴容與水冷壁修復,交叉作業的風險讓人繃緊神經,時刻關注。
好在我們提前研判,早早搭起硬隔離防護設施。金屬圍擋將各作業區清晰分隔,不僅阻斷了區域間的干擾,更從物理上杜絕了碰撞、物料墜落等隱患。看著施工人員在各自區域有條不紊作業,沒有絲毫安全顧慮,我真切摸清了這張 “安全防護網” 的扎實,也感受到這份提前部署給大家帶來的安心與可靠。
現場管理精細化,我看見了“整潔煥新機”
傍晚的檢修現場,少了白日的喧囂,卻多了份 “歸整” 的忙碌 —— 這是我每天都能看見的“工完場清” 場景。
公司要求分廠、工段和外委施工隊嚴格落實制度,作業一結束,大家便立刻行動:無關物品被迅速清走,螺絲刀、扳手等工具歸位到貼標工具箱,鋼材、配件碼成整齊堆垛,連地面細小碎屑都掃得干凈。很快,現場恢復整潔有序。我看著這一幕,真切感受到現場管理的精細化,也明白這份整潔,正為第二天高效作業打下扎實基礎。
現場管理精細化,我看見了“整潔煥新機”
傍晚的檢修現場,少了白日的喧囂,卻多了份 “歸整” 的忙碌 —— 這是我每天都能看見的“工完場清” 場景。
公司要求分廠、工段和外委施工隊嚴格落實制度,作業一結束,大家便立刻行動:無關物品被迅速清走,螺絲刀、扳手等工具歸位到貼標工具箱,鋼材、配件碼成整齊堆垛,連地面細小碎屑都掃得干凈。很快,現場恢復整潔有序。我看著這一幕,真切感受到現場管理的精細化,也明白這份整潔,正為第二天高效作業打下扎實基礎。
夜色漫過檢修現場,機器的轟鳴稍緩,卻未停歇 —— 燈光下,仍有身影在核對次日的檢修清單,仍有工具在歸位時發出清脆的碰撞聲。從晨光里逐點排查的專注,到暮色中 “工完場清 的堅持;
醒目的安全標語在燈下愈發清晰,忽然明白:所謂 “打贏”,從來不是某一個項目的突破,而是每一個環節的 “零疏漏”、每一位檢修人的 “盡全力”。
如今,檢修已近尾聲,那些被悉心修復的設備、被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線,那些穿梭在鋼架間的身影、浸著汗水的衣衫,都將成為最堅實的注腳 —— 這場硬仗,我們打得扎實,更打得值得。